百强5A国际旅行社 品质旅游首选业务许可证:L-BJ-CJ00080
工作日:9:00 - 21:00周末:9:00 - 18:00
来源:中国国际旅行社发布时间:2011-04-19
在越来越大的雨中,我们的车驶入了福建,前面的道路上由于密集的雨点泼洒,路面上已经是白花花的一片,车子开过去激起的水雾更是把道路搅得雾蒙蒙的。在烟雨蒙蒙中前方出现了福建人民欢迎您的提示牌,绿色的灯光在雨雾中格外引人注目。福建,我们来了!
尽管在出行前的准备作业中我们就已经知晓,这条高速公路在福建的部分多是隧道和桥梁,但行驶到路上后,这里的隧道之密集还是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一开始还在心里默默地数着经过的隧道数量,到后来实在是太多太密,根本数不过来,这时才体会到什么叫做数不胜数。记得最长的隧道好像有4公里多长,而且超过3公里的隧道不下十多条。据说因为受多山、溪流等地理客观条件的影响,黄-衢-南高速的浙江段每公里的造价就超过了6000万,福建境内的地理环境好像比浙江境内还要复杂的多。
这儿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值得一提,凡是在稍微长一点的隧道里面,都不停地有高音喇叭一遍遍播放着提醒行车的语音,对于车窗紧闭,车内仅能听见一些车胎噪声的轿车来说,这种广播只能是增加了一点嗡嗡的干扰,根本听不清喇叭里在说些什么,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效果了。福建的交通管理水平不得不让人感叹不已!由于这里的道路在许多的地方坡度大距离长,因此有的路段专门设有大型载重运输车辆的专用爬坡车道,就在一般高速公路硬路肩的位置上,这在本人跑过的高速公路中还是第一次见到。又长见识了。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时候我的体会是行路要赛过读书,有许多的见识不是靠书本就能得到的,尚且读书还是在嚼作者嚼过的东西呢。只有行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己嚼,至于是什么味道,那就看各自的悟性和造化了。当然,鄙人并不反对读书,毕竟人生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另一方面哪怕是针对同一事物,往往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多听听不同的声音是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的。重要的是听了以后要思考、理解和消化,把别人的见解变成自己的见识。最不应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枉费人生虚度年华。
由于道路的原因这里的高速限速为80公里/小时,我们的车基本控制在时速100公里以内,已经是略微超速了。不过还是时常有匆匆赶路的车辆从左边的超车道飞驰而去,估计时速绝对超过130公里。为了逃避测速拍照,有很多的车主用各种办法“处理”车牌,有用光盘把车牌给遮盖起来的,有在车牌上粘东西把字母数字的部分笔画遮掩掉的,有用装饰婚车用的“百年好合”把车牌盖起来的,更有甚者干脆把车牌卸掉。这种情况别的地方也有,但是并不普遍,没想在这里是屡见不鲜,看牌照可能还是当地的车这种现象多一些,至于是由于苛政猛于虎还是由于山野出刁民就不得而知了。
2点51分,车子经过武夷山出口,进入福建后我们已经行驶了105公里。这条高速开通以后,从杭州至武夷山大约5个小时就够了,比原来的7个小时节省了不少时间。还没到这次的目的地,车上的几个人就开始讨论起下次来武夷山游览的计划了。心中不由得感叹我们的国家,其幅员之辽阔,历史之悠久,人文之荟萃可谓世界之少有,可供行路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游历名山大川,阅历名胜古迹,真乃人生一大快事。
6点11分,经过近8个小时702公里的长途跋涉,我们的车终于从福州西下了高速。在GPS的引导下顺利地到达福州师范大学,和早一天回到福州的刘老师(姐夫)会合了。当摇下车窗的时候,一阵暖风扑面而来,福州的气温比杭州要高出十多度。
晚餐是刘老师刻意安排的,在一间挺气派的餐馆订的包厢,菜肴十分丰富,记得的菜名有餐前包、锅边贴、烤鱼拼盘(一共有四种鱼)、鲍鱼面、清蒸鳓鱼、葱油蛏子、杂烩(据说是佛跳墙的缩小版)等等十多样,以海鲜居多,还有一种当地的青菜很好吃。由于餐桌上有一个边烧边吃的杂烩煲,加上我们都还穿着过冬的衣服,结果是吃得人人汗流浃背。结完帐刘老师让我们猜猜这一餐的费用,还一再提醒往少里猜,结果谁也没猜出来。十个人没能吃完的一大桌子菜只要540元(酒是自带的),真是羡慕福州人的消费水平。晚上下榻在福建师范大学的专家楼,据说是一个叫吕振万的校友捐资建造的。看起来有年头了,里面的装修已经相当陈旧,走廊上的墙纸都开落了。只有走道上铺的地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上入住的时候就感觉像踩在棉花堆上,人也有点晃悠的感觉,当时还以为是开车时间长的原因,第二天早晨起来再试了一下还是如此,这样的地毯质量能赶上五星级的酒店了。
¥3030起
¥3500起
¥2760起
¥2750起
¥2750起
¥2500起
¥228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