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5A国际旅行社 品质旅游首选业务许可证:L-BJ-CJ00080
工作日:9:00 - 21:00周末:9:00 - 18:00
来源:中国国际旅行社发布时间:2011-04-20
有“府第式方楼”之称的福裕楼,福裕楼也是位于湖坑镇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富丽堂皇。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耗资十多万光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该楼由楼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张星炳设计。
其结构特点: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两座横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楼前有三个大门,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体、内则分为三大单元。楼门坪和围墙用当地河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与大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十分和谐。外形像三座山,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楼名也是张星炳题写。踏着金色初秋的阳光,从福建的龙岩出发直奔永定的土楼风景区,在路上盘旋蜿蜒的山路坐了两个小时的车,终于到达目的地---永安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神奇的客家土楼,是客家祖先在漫长的迁徙、艰辛的创业、流浪的生活劳作过程中所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产物。今天我来参观永定的客家土楼建筑群,不仅仅要欣赏这样罕见的建筑群,更要了解客家文化的内涵。
据史学家认为,客家人在历史上至少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客家人是从中原南迁的的汉人,从西晋开始到明清,一批批的客家人从中原辗转迁徙到长江以南地区居住,进而不断地南下,形成客家散布于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局面。
有“府第式方楼”之称的福裕楼内,简朴的农家生活的场景。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我国古建筑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土楼分方形和圆形两种。目前这种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漳州的南靖县境内以及龙岩的永定县境内。
有“府第式方楼”之称的福裕楼内的培德居。残破的墙面历经了岁月的沧桑,昨日的辉煌,今日的记忆,依旧在风中飘荡。永定土楼是客家人自卫防御的坚固楼堡,土楼用土石夯筑,不用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
土楼的大门是用十厘米厚的杂木制成,外钉铁板,有的楼门上还装有防火水槽。圆形土楼一、二层不开窗户,有双层的外层开窗,除用于通风纳光外,也便于狙击入侵之敌。土楼最高层处设有瞭望台,以便了解敌情。土楼除防范外.还有防火、防震、防兽和通风采光等作用。而且冬暖夏凉,是一种特独的建筑。在洪坑村,抬头望去,到处都是土楼,形式多样,有方的、圆的、椭圆的、五角的等等。穿行于洪坑村的山山水水里,古朴高大的土楼就在你的身边,景象蔚为壮观,它们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气势不凡,墙面斑驳皱褶,尽显岁月的沧桑,这些土黄色的巨大楼宇与蓝天白云、群山碧水相互相容,那穿过村子的溪流、那村口的老榕树、那自由觅食的鸡鸭与土狗,以及那充满生命之绿的稻田,都为我们这些来自都市的游客展现了一副活灵活现的农家生活画卷。
有“府第式方楼”之称的福裕楼内的瓷窗花,很有地方特色,让我想起许多的闽南建筑中应用瓷器的装饰。
永定土楼中有“府第式方楼”之称的福裕楼:福裕楼也是位于湖坑镇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富丽堂皇。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耗资十多万光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该楼由楼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张星炳设计。其结构特点: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两座横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楼前有三个大门,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体、内则分为三大单元。楼门坪和围墙用当地河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与大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十分和谐。外形像三座山,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楼名也是张星炳题写。
¥3030起
¥3500起
¥2760起
¥2750起
¥2750起
¥2500起
¥228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