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5A国际旅行社 品质旅游首选业务许可证:L-BJ-CJ00080
工作日:9:00 - 21:00周末:9:00 - 18:00
来源:中国国际旅行社发布时间:2011-06-17
山坡丘壑,溪畔河岸,那成片成串“像从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又像自天而降的黑色飞碟”的土楼群在我教过的《艺术欣赏》课里“建筑艺术”中早已领略过它的书面风采。永定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它历史悠久,气势恢弘,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功能齐全,是一所瑰丽的艺术殿堂。能够穿行在座座艺术殿堂间,哪怕是匆匆一瞥,也是人生幸事。
我们一早从厦门出发,去往龙岩市的永定县。龙岩地区共有著名的圆形土楼360座,著名的方楼4000多座。我们来到已开辟为中国土楼文化旅游村的洪坑村,这里除了被称为“土楼王子”的振成楼,还有五凤楼、福裕楼、奎聚楼、如升楼等一批奇特的方圆土楼,坐落在秀丽的山地河谷间,青山环抱,绿水环绕,田园烘托,蓝天白云,融合成一副绚丽的图画,一首动人的诗歌,令人沉醉嗟呀。
下了车,就有一名客家妹子接替了导游。客家妹子刚从河南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做导游,见到我们非常高兴,说是同宗同祖,就是亲戚了。客家是汉族中一支重要的民系,族祖是中原人,因战乱和灾害曾有五次较大规模的南迁,一部分辗转到了福建,形成客家民系。永定则成了纯客家县,而永定土楼就成了客家民居的杰出代表。
迎面而来的圆形振成楼建于1912年,是客家土楼精品。1986年4月,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世界建筑模型展览会上,振成楼与雍和宫、长城并列为中国三大建筑模型,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古建筑代表在建筑展览会展出。2008年,客家土楼又创造了新的辉煌——在第32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46座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振成楼外高内底,楼内有楼,环环相套,其通风采光、抗台风地震、防卫等功能较好。一、二楼没有窗户,利于防盗。三、四楼才住人。土楼坐北朝南,太阳东升西落,中午阳光可照到天井,所以既有充足的光照,又能防潮防湿。振成楼除了其它土楼具有的水井、厨房、仓储、卧室、粮食加工房、柴火间、猪牛舍、厕所等生活设施,在主楼左右两侧还设有花园学堂等。内环还有中心大厅,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可供族人聚会,看戏等。振成楼占地约5000平方米,按《易经》“八卦图”布局建造,卦构之间设有防火墙,并设拱门,门闭自成院落,门开院落相通。分内外两圈,外圈4层,每层48间,八卦每卦6间,一楼梯为一单元。在建造土楼时,客家先民借助模夹板筑成厚实严密的墙体,既防台风、枪炮又有隔热作用,人住在里面有冬暖夏凉的感觉。墙体里有竹条当做如今的钢筋使用,抗震效果良好。土楼外部粗粝天然,而内部装饰着精致多样的雕刻艺术以及众多的楹联、石刻、牌匾,土楼不仅是客家人的生活家园,更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现在土楼里也住了不少人家、商户、艺术家,琳琅满目的商品、土特产、字画,更是当代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
远看颇有“布达拉宫”般气势的宫殿式结构的方形大土楼是建于1834年的奎聚楼。设计人是翰林学士巫宜福,他与楼主林奎杨是结拜兄弟。奎聚楼占地600多平方米,建筑特点是中厅高,两厢低。160多年里,楼里考取进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学生20多人,海外华侨40多人,正如大门对联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于斯气象新。”
福裕楼是永定府弟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建于1880年,占地面积7000多平米。外形像三座山,楼前有三个大门,楼主是三兄弟。其建筑特点是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两座横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整座建筑浑然一体,富丽堂皇。
洪坑村坐落在一条狭长河流的两岸,自上而下,从高到低聚建的土楼群不仅表现了客家人和睦相处的大家族生活方式,更蕴集了深刻的客家文化内涵。每一座土楼都各自形成独特奇异的审美客体和艺术魅力,它们与秀丽的山河景色互为映衬,充分表现了楼与山水,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永定土楼群不仅是客家文化的载体,也是客家文化最鲜明、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符号,是一卷卷散布在山谷田野间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面对一座座有漫长岁月的土楼,我们不由地赞叹客家人民的聪明才智,同时也油然而生民族的自豪感。
¥3030起
¥3500起
¥2760起
¥2750起
¥2750起
¥2500起
¥228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