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到
法国购物的游客都会首选香榭丽舍大街,
中国国旅也贴心的做出了专门的香榭丽舍大街购物指导手册,但是很少有人指导,对于
法国人来说,香榭丽舍大街可并仅仅是一条购物街。
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法国的民族感情总要借香榭丽舍大街表现出来。每年7月14日国庆节,人群涌来观看阅兵式。1944年庆祝法国解放的胜利游行,1968年5月的群众大游行,1970年11月群众哀悼戴高乐将军的游行,都在这条大街上举行。可以说,这里是法兰西公众生活的心脏,不论是政治示威,还是军事检阅,还是商业宣传,也不论是左派,还是右派,有事就上香谢丽舍大街走一走。一件事,只有发生在香榭丽舍大街上,才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风和日丽的平静日子,香榭丽舍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似乎主要是外国游客。香榭丽舍大街又译作“爱丽舍田园大街”。就含义来说,这条大街的确切意思应是“效乐田园大街”,或者更简单,就是“天堂大街”。因为“香榭丽舍”对古人来说,就是“天堂”的意思。最后,对我来说,对研究雨果的人来说,凯旋门和雨果有一些特殊的联系。
根据
中国国际旅行社的资料记载,凯旋门内侧,刻着追随拿破仑南征北战时功勋卓著的将军名字。雨果年轻时受母亲影响是保王党,但成年后是咏唱拿破仑感情最激动、歌声最激越的诗人,但是,雨果的父亲却是拿破仑麾下颇有战功的将军。当雨果闻知父亲的名字最终未能刻上凯旋门上时,大为激动,极为愤慨。不过,雨果自己身后的哀荣,却又是和凯旋门密不可分的。
雨果逝世后,法国政府为他举行国葬。灵柩台又高又大,搭在凯旋门门洞下,以便让天才的遗体让人民瞻仰,然后再送先贤祠。
巴黎全城为雨果守灵。十二位青年诗人组成仪仗队,在凯旋门为遗体守夜。罗曼•罗兰于1935年回忆道:“协和广场和法兰西的每座城市,都沉浸在悲哀之中。”罗曼•罗兰把安睡在凯旋门下的雨果比成拿破仑的“伟大对手”,因为,连拿破仑本人也未享受过在凯旋门下安息的荣誉。第二天,浩大的送殡队伍护送着雨果的遗体,从星形广场去先贤祠。200万人跟在灵柩后面,《雨果传》的作者莫洛亚写道:“一个国家把以往只保留给君主和将帅的荣誉给予一位诗人,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雨果的光荣,也是凯旋门的光荣。
我站在凯旋门和香榭丽舍大街之间,放佛置身在历史和现代的交接之处,让我的灵魂也得到了升华。要不是中国国旅的导游提醒我购物时间到了,可能我还会继续沉醉在自己的梦中呢。更多
欧洲法国
旅游签证报价,欢迎登陆国旅旅行社
出国旅游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