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泽西岛上,继“海景台”遗址和“流放者者”之后,另一处非去不可的地方是“罗泽尔石棚”。导游图上没有此石棚的踪迹,估计应在岛北罗泽尔港附近。我买一张一天有效的公共汽车票,汽车仅十余分钟,把我从岛南带列岛北。
这一带没有景点,没有沙滩,也很少住家。连绵不断的秃山和秃林,和岛南的风光大异其趣。我终于打听到石棚的大致方位。在公路边上有一块“步行小路”的英文路际,一径小路伸入深谷。荒山野谷中,荆豆的小黄花是唯一的点缀。不久,我听到海浪拍岸的声响。路转山回,小路至此告终,远处是迷茫的大海,左边躺着一列巨石:罗泽尔石棚。
法尔图埃石棚是导游图上标山的少数遗址之一,在一片高地的空旷处,周围没有树林,前面有一大片刚刚栽种的土豆田。四块不及一米高的大石撑起—块4米多长、2米多宽的巨石,形成一个石棚,相对于人的身高来说,像是—-张石桌。石头看不出有任何加工磨凿的痕迹。石棚东向,面朝大海。石棚外用略小的粗石围成一个圆形,正东开口,用更小的石块拼出一条通道。石硼是先民集体的墓葬形式,无声无息地躺在这块开阔的荒草地上。臼包开始西斜,一阵寒意袭来,草丛问黄色的荆豆抖动不已,淡淡的夕阳给石棚的每一块石头涂上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
时间是上午10时正,天公有眼,云中透出淡淡的阳光。我十年前,深为雨果天马行空的意境所吸引:“在这样的时代,动荡如此,像浑浊的海洋,人要做得和普罗米修斯以及亚当一样。人应该从巍巍天空偷取长明之火,应该揭穿笼罩着自身的玄虚,并把上帝偷来。”此诗作于罗泽尔石棚。以后,见到雨果的一幅画,题词为“黑暗的大口对我说话的石棚”。“黑暗的大口”源出雨果哲理长诗《黑暗的人口在说活》,全诗近800行,因雨果在长诗中阐明其哲学思想体系而闻名于世。十年后的今天,我果真站在罗泽尔石棚面前。